青春🏷🤷🏽,在實踐中獲真知——學前一系193班2022年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2022新年伊始,193班同學們懷揣著理想與赤忱🏌🏻♂️,積極參與2022年寒假社會實踐 暨學生誌願者“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她們搭上寒假的小車👨🏻🚀,返回家鄉👶🏽,融入社會🔋🫶🏻,在人民群眾中深入調研,她們致力於傳播家鄉文化,助力家鄉建設,快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專屬於他們的返鄉實踐故事吧👂🏿!
覽文化長河 傳時代新風
由周潔同學為首帶領的隊伍來自常熟,她們借此實踐向大家介紹了家鄉的文化。在活動策劃前,周潔團隊進行了線上交流🎥,大家集思廣益🏄🏽♂️👨🏽🦱,想出來很多創新的好點子。經過嚴密的討論之後,她們列下了計劃的大體框架🤞🏿:
1.15-1.16擬定調查問卷
1.17-2.13進行範圍性的宣傳填寫
1.18-1.22聯系活動場地、準備活動素材
1.23-1.26正式開展活動
1.27-1.30整理活動材料
2.1-2.15撰寫報告
在活動開始前的宣傳階段,周潔團隊還設計了詳情信息的海報,得到了受邀人員的一致好評。
實踐感悟:之前雖然有過社會實踐的經歷🐹🧜🏿♀️,但沒有自己負責過一個項目👊,這個學期初我就決定一定要自己做一個社會實踐項目。對於項目的主題我糾結了挺久的🙍♀️,主要是沒有經驗,不知道什麽樣的主題比較吸引人🏋🏽♀️。再仔細看了看校團委發的文件,還是想要在社區開展文化傳揚類的活動。因為現在外來文化比較多,小朋友們對家鄉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少🔞,比如常熟方言現在很少有小朋友能說得很流利🔴,在家都是說普通話,對於常熟的一些習俗文化也很陌生🗼,所以我想借此機會向大家介紹家鄉的文化。
——周潔
花開盛世又一春
由黃子晨同學帶領的團隊來自張家港和常熟。她們本次的社會實踐活動圍繞著家鄉的科技文化展開🤝,活動一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自己當地的歷史地進行打卡,拍攝視頻,第二部分是給小朋友們進行當地科技文化科普教學🥟。現在團隊中每個人都分別打卡了梁豐、黃泗浦遺址、香山、王淦昌故居、東渡苑這五個地點並且完成了拍攝🧑🏼⚕️,正在進一步準備教學活動。
實踐感悟:最初想到東渡苑,是因為剛好在挑選課題的期間👨🏻🦳,和身邊的小朋友談到過,我很詫異的發現,大家居然都不知曉東渡苑處於我們的家鄉張家港,其背後鑒真東渡的歷史也幾乎無人知曉👩🏼。 在和一堆小朋友們科普過後,我覺得很有必要傳播我們家鄉的歷史文化🐹,這是人類歷史的瑰寶🫶🏽,作為當地人,更應該對此有所了解🤸🏽,所以我到了東渡苑🧑🏽🎓。
透過院內的那艘木船🥮,我能夠感受到一場濃烈的歷史氣息,仿佛能夠看到年過六旬的鑒真去往日本傳播知識的堅定決心。接連下雨的天氣,使得空落落的院落更無人踏足🧗🏼♂️。我在這裏拍攝了視頻和一系列照片,希望現在的孩子們能夠去了解這一段歷史,去了解屬於我們張家港的歷史。 雖然有視頻和圖片,但我人就希望每一個通過我們認識到鑒真東渡的歷史的孩子,能夠來這裏走一走✫。能夠切身地來體會一下屬於張家港,屬於我們家鄉🔕,也屬於大家的歷史瑰寶。
——陸任奕涵
繽紛冬日🔕,創城有我
由夏語涵同學帶領的小組來自太倉。她們的活動往“豐富幼兒假期活動”這一方面展開👇🏻。目前一共幫助開展了“繽紛冬日—花叢采蜜”的心理課以及“創城有我”的小區撿垃圾的活動。
在心理課上🦹🏽♂️🤴🏽,她們先是進行了一場預熱小遊戲——“桃花朵朵開”。用簡單的遊戲拉近了每一位小朋友間的距離⏬🩵,接著進行了“蜜蜂過花叢”,以富有童趣的遊戲名和熟悉的“鉆山洞”的遊戲方式,充分調動了小朋友們的興趣。而“創城有我”是一個宣傳保護環境的主題活動,讓幼兒跟著誌願者們體驗環衛工人每天工作的辛苦🧑🏻🔬,用身體的實踐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孩子們都感到受益匪淺。
實踐感悟:我們通過幫助和參與幼兒的活動,學習到了面對不同年齡段幼兒一起活動的方法;體驗到了社區活動和校園活動的不同特點;感受到了假期期間工作人員們和家長為幼兒活動付出的努力等等。這些都對我們的實踐活動開展起到了一個很好的開頭和鋪墊作用。相信我們的實踐活動一定會圓滿成功!
——夏語涵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未來重擔,肩於實踐,這個冬天😾💃🏿,他們將青春融入祖國的大好山河,讓誌願服務的種子遍布全市各地,充分展示了青年學生的責任擔當🍡,祝願以上團隊都能取得好成績!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