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內在邏輯
內容提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鬥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這條政治發展道路基於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與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發展緊密相關🙎🏽♀️🧗🏼♂️,是歷史的選擇。這條政治發展道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既有科學的指導思想,又有嚴謹的製度安排😛;既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又有有效的實現形式和可靠的推動力量。這條政治發展道路是從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符合中國國情,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
政治發展道路是關系根本、關系全局的重大問題⛽️。任何一個國家的正確政治發展道路都是在其特定社會政治條件下🏰、歷史文化傳統基礎上長期發展演化形成的👢。“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不同國家的政治發展道路各不相同,製度形態也有較大區別,並不存在適用於一切國家的政治發展道路。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堅持正確的政治發展道路是關系國家命運、民族命運💅🏿、人民命運的根本性問題🤌🏽。習近平同誌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鬥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基本國情,註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正是符合中國國情、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正確道路🚣✂️。
歷史邏輯:歷史環境的規定性
政治發展道路有其自身歷史邏輯,各個國家的政治發展道路都與其歷史特點、歷史任務、歷史進程等緊密相關☦️。對於一個國家的政治發展道路,也應基於該國特定歷史環境進行具體評價♡。習近平同誌強調:“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製度模式,政治製度不能脫離特定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來抽象評判🕷🌊,不能定於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國政治製度模式。”
對中國政治發展道路的認識要從中國近現代的歷史出發。近代以來,由於西方列強侵略引發民族危機,救亡圖存成為中國近代政治發展道路選擇的歷史起點和邏輯起點🧑🏻✈️。自鴉片戰爭後,中國政治發展的重大關鍵事件💸、重大歷史選擇、重大製度建構都與挽救民族危亡、爭取民族獨立緊密相關。在此背景下👱🏼♀️,各種政治勢力及其代表人物紛紛登場🐳,圍繞實行什麽樣的政治製度和政權組織形式提出各種主張、試驗各種方案。無論是君主立憲製🕵🏽♂️、議會製還是總統製🦆,都未能獲得成功。長期的鬥爭使中國人民逐漸認識到🤶🏽,不真正發動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革命🏏,不改變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性質🌿,照搬西方政治製度模式🫳🏼,解決不了中國面臨的問題。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讓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以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己任💪🏼,帶領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後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淩的悲慘命運,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的政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基層群眾自治製度,建構起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改革開放後🧛🏽♀️,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各項民主製度不斷健全📚,民主形式日益豐富。進入新時代,人民當家作主的製度體系越來越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製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歷史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符合中國國情、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唯一正確道路😷。
理論邏輯🪽: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政治發展道路有其自身理論邏輯,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論指導下不斷推進的,這些思想理論是政治發展的重要依據和指引。習近平同誌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開創並不斷拓展的。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品格。馬克思主義是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場上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將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人民立場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理論邏輯起點。長期以來🍇,我們黨始終高舉人民民主的旗幟😠,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這條道路既有科學的指導思想,又有嚴謹的製度安排🧝🏿;既有明確的價值取向,又有有效的實現形式和可靠的推動力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始終堅持人民民主的價值追求,正如習近平同誌所說:“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人民當家作主在我國有著豐富的內涵: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國家建立健全法律製度和體製機製👈🏽,保證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國家製定實施的法律法規,必須體現人民意誌、尊重人民意願、得到人民擁護👨🌾,國家各方面事業和各方面工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等🧑🏼🦰。可以看出,我國的人民民主不是一句口號🚅、一句空話、一種純粹的形式,而是體現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成功開辟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製改革,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習近平同誌圍繞社會主義政治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邃,深刻論述了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體內容、基本要求,對於我們進一步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信心和決心🤞🏽,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思想指引🧑🏿🔬。
實踐邏輯🤹🏼:基本國情的現實基礎
政治發展道路的實踐邏輯🗽,是指政治製度和政治發展道路的選擇是主客觀條件的有機統一,是人們在一定客觀條件的限製和製約下,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探索和設計的結果。習近平同誌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製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為它是從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
國情主要是指一個國家的社會性質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基本特點等🔒,是製度產生的土壤和存續發展的基礎條件,對製度選擇具有重要影響。比如,中華文明誕生於中國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資源分布不均衡和區域發展不均衡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之一💆🏻。這一國情對中國的社會結構和政治製度具有重要影響,要求政治製度必須具備在全國範圍大規模調配資源和統籌協調🦻、促進均衡發展的能力,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並實現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𓀀。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經過長期實踐探索,在不斷總結自身經驗和借鑒國外有益經驗的基礎上,回答和解決了在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問題。這就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其中的關鍵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統一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穩定的政治環境和有力的政治保障👋。
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人民權利是一個相當復雜的歷史過程,選擇的製度和發展道路都必須建立在基本國情之上👩🏿🏭。在社會主義製度框架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製度安排🐕🕚,能夠有效保證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實的權利和自由,保證人民廣泛參加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能夠有效調節國家政治關系🚅,發展充滿活力的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促進社會生產力解放和發展🐋,促進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促進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能夠有效維護國家獨立自主🤟🏽👩🏻🦱,有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水平不斷提升,一幅以民主與法治為鮮明底色的政治圖景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強大生命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將以更大的政治定力和勇氣☯️🎗,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闊步前進🎷,推動我國政治文明發展邁入新境界。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