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娱乐平台

华信娱乐平台網站xml地圖
您的位置💂🏼‍♂️: 首頁 >管理機構>對外交流合作處>外事動態>詳細內容

外事動態

訪問隨筆---初探德國教育
德國學習有感

來源:Imternational Exchange Division 發布時間:2017-11-20 14:49:45 瀏覽次數: 【字體🙆🏽:

在德國的半個月時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我發現德國人種的花草放在室外,不像國人放在室內。 街道兩旁的居民樓的窗臺上面或者外面都種著盛開的鮮花,或者綠色植物,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既給路上的行人美麗的驚訝😞,也給鎮容市貌增添了溫馨⛹🏻‍♂️。他們在愉悅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美麗的心情。由此也可看出兩種不同的人生理念和態度。第二件事是德國人的講座從來只講一半時間,另一半時間是留給提問的。有的時候乃至於接待者只講半個多小時👨🏼‍🏭,余下時間給參觀學習者提問。難怪我們的翻譯說你想了解你所需要的東西全靠你自己提問,否則你得到的會很少。德國人不希望就將內容灌給你🙋🏽,他需要你的比較𓀒,你的思索😣。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是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半個月在德國的學習、考察🆒,我們初步了解了德國的教育體系,參觀了德國的中小學及其教育🤷🏻‍♂️,收獲滿滿,也有很多感觸。感觸一,德國的教育體系很實在,也很實用,順應人發展的自然規律🤢。從华信大門上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實在。除了去的柏林應用科技大學,開放式的校園外有一長條的石墻🌠,上面的大學名是石頭刻的,其余的小學和職業华信校門都是一個小小的門,猛一看還以為是人家的大門👩‍🌾,非常不起眼🎿。沒有任何的裝飾,也沒有大大的銅字校名🚶🏻‍♀️🧑🏼‍🔧,只在門的右上邊有一塊小小的牌子👷🏻‍♀️,上面書寫著校名🧎🏻‍♀️‍➡️𓀒,樸素極了。

德國的小學讀到四年級(有的城市讀到六年級。1-4年級必讀),從四年級開始分流🙋🏽‍♀️,讀書好的考入文理高中,繼續學習,學3年畢業,獲取畢業證後進入大學學習;讀書一般的就讀國民中學或實科华信學習㊙️。在國民中學一般學9年💄,畢業時又進行分流🛌🏿:成績不好的從事手工職業,成績好的上實科中學一年,拿證書後參加職業培訓👨🏽‍🔧,成績好的也可以在實習後繼續讀職業類大學,獲得大專或本科、碩士文憑。因為這些分流是遵循學生自身的能力,讀書的意願的,所以在德國不太會出現像我國的學生厭學、逃學、網癮重的現象。而我國很多孩子的父母以自己的意誌為主,不遵循孩子的意願👨‍💻,導致很多孩子因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而厭煩、逃避,說白了就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而不是把一個孩子當成一個人來看待。這也是我的第二個感觸👩🏽‍🦳: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對待♧,不管是父母還是教師。我們在霍茨豪茲华信和校長交流時🚦,好奇的學生也會聚在窗口看屋內的我們🤾🏻‍♀️,校長並沒有用她的權威趕走學生,而是溫和地叫他們回去做作業,一直反復三次👩🏻‍🚀👭🏻,學生才走開回自己教室。 感觸三,德國教學很註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9月21日參觀了一所華德夫(音譯)理念的幼兒師範华信🌠。這是一所三年製專科华信,生源非常好,都是文理中學的畢業生(相當於我國的重點高中)才能考的。华信培養內容主要是專業知識📯、綜合素質和一定的技能三個方面👩🏼‍💼,其中以綜合素質為核心🍩,而一定的技能中比較註重溝通表達能力。這些都對培養學生的高素養有著重要作用🧜🏽👮‍♂️。而後面在小學的參觀中也可以得到印證🤳🏿。9月25日,在霍茨豪茲小华信的參觀中,這個小华信長最得意的就是华信是個音樂华信👤,有自己的合唱團🏣,與歌劇院有很多聯系,文娛活動很多,但考上文理中學的學生也很多,達90%🔃,可見素質培養並不影響學生的學習。 感觸四,德國的华信很註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我們參觀的華德夫理念下的幼師🤏,每周有2天在华信學習🐹,3天去幼兒園或機構中💔。其中第一年是到0-7歲的機構中實習;第二年是到7-18歲(有點類似我國放心班)的機構中實習;第三年是考試準備👿,參加考試。考試內容包括一篇40頁的論文👩🏿;口試,是對論文進行答辯𓀆🚂;這兩塊由华信負責📴。筆試,由各州中心機構出卷,主要是案例分析。總括起來看,德國比較註重實際應用,真正的理論聯系實際。 感觸五,德國老師的繼續教育是自發主動的。無論是講座提問還是华信參觀💃🏽,在提問環節中,我們都很在意教師的培養和後續培訓問題,可是得到的答案卻是,教師的繼續教育都不是行政命令的,教師的後續教育都源自教師自身的需求。當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碰到問題覺得解決比較困難了,當教師覺得自己的知識有待補充了,他們會主動尋找培訓(社會機構或協會等提供),他們就會向华信提出要求出去培訓進修🏋🏿,而华信也會做出安排🫱🏽,解決其課務,讓實習生代課,決定是否出資(一般培訓都是免費的)等等。這一方面是源於教師的責任心👩🏼‍🎨,一方面也是教師的培訓都是對口的👦🏻,解決他們的教育教學困難,幫助他們提升能力的。

   感觸良多👓,我國和德國的教育有諸多不同的地方🕢🎹,但確實以上的這些很值得我們學習。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戶登錄

华信娱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