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娱乐平台

华信娱乐平台網站xml地圖
您的位置🪺: 首頁 >管理機構>紀檢監察室>理論學習>詳細內容

理論學習

常見職務犯罪解讀 | 貪汙罪① 如何認定貪汙罪的主體

來源🍡♑️: 發布時間👛:2019-01-16 09:49:04 瀏覽次數🍣: 【字體:

 

常見職務犯罪解讀 | 貪汙罪① 如何認定貪汙罪的主體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2019-01-15 

 


 

  我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汙罪。

  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國有財物的🤜🏽,以貪汙論。

  與前兩款所列人員勾結🥐,夥同貪汙的,以共犯論處📁。”

  根據刑法的規定,貪汙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那麽👋🏻,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哪些人⛹️‍♂️💮?

  刑法第九十三條規定⛑🩱:“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對該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法發〔2003〕167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國家出資企業中職務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意見》(法發〔2010〕49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國有資本控股、參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財物如何定罪問題的批復》(法釋〔2001〕17號)等文件又做了具體解釋。

  1.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認定

  刑法中所稱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包括在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和軍事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根據有關立法解釋的規定,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製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鄉(鎮)以上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政協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司法實踐中也應當視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2.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的認定

  所謂委派🤦🏿‍♀️,即委任、派遣🐩,其形式多種多樣🥔,如任命、指派🪞、提名🧑🏻‍🦲、批準等🛒。不論被委派的人身份如何,只要是接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代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在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從事組織、領導、監督、管理等工作🕵🏽‍♀️🤲🏻,都可以認定為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如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在國有控股或者參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組織🧕🏿、領導👷🏿、監督、管理等工作的人員🧜‍♀️,應當以國家工作人員論。國有公司🥎、企業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後,原國有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和股份有限公司新任命的人員中👆🏽🌰,除代表國有投資主體行使監督、管理職權的人外🧰,不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3.“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的認定

  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應當具有兩個特征🦌🦋:一是在特定條件下行使國家管理職能;二是依照法律規定從事公務。具體包括:

  (1)依法履行職責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依法履行審判職責的人民陪審員;

  (3)協助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等農村和城市基層組織人員;

  (4)其他由法律授權從事公務的人員➛🕡。

  4.關於“從事公務”的理解

  從事公務,是指代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履行組織、領導、監督🫅🏼、管理等職責。公務主要表現為與職權相聯系的公共事務以及監督、管理國有財產的職務活動👨🏿‍🍼。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國有公司的董事、經理、監事、會計🧛🏿、出納人員等管理、監督國有財產等活動😷,屬於從事公務。那些不具備職權內容的勞務活動、技術服務工作🧜🏼‍♀️,如售貨員、售票員等所從事的工作,一般不認為是公務🐞。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2000年4月29日通過👨‍✈️,2009年8月27日修正)😢🏗,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協助人民政府從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時,屬於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管理;社會捐助公益事業款物的管理;國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土地征收🧑🏻‍🎤👩‍👩‍👧、征用補償費用的管理🦇;代征、代繳稅款;有關計劃生育、戶籍🏊‍♀️、征兵工作;協助人民政府從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5.“受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認定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受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是指因承包、租賃🚣‍♂️、臨時聘用等管理、經營國有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高檢發釋字〔1999〕2號)🥡,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非國有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的,以貪汙罪追究刑事責任。

  對此,我們需要註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國有資本控股💊、參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財物如何定罪問題的批復》(法釋〔2001〕17號),在國有資本控股🔭、參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除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從事公務的以外,不屬於國家工作人員🈺。對其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以職務侵占罪定罪處罰。

  6.關於國家出資企業中國家工作人員的認定

  經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提名🐲、推薦、任命、批準等,在國有控股、參股公司及其分支機構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應當認定為國家工作人員。具體的任命機構和程序,不影響國家工作人員的認定👩🏽‍🔬。

  經國家出資企業中負有管理、監督國有資產職責的組織批準或者研究決定🛰,代表其在國有控股🙀、參股公司及其分支機構中從事組織、領導🧚🏿‍♂️、監督🥞、經營、管理工作的人員🟦,應當認定為國家工作人員👨‍👩‍👧‍👦。

  國家出資企業中的國家工作人員,在國家出資企業中持有個人股份或者同時接受非國有股東委托的,不影響其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認定。

  7.關於改製前後主體身份發生變化的犯罪的處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國家出資企業中職務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意見》(法發〔2010〕49號),國家工作人員在國家出資企業改製前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實施犯罪,在其不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後又實施同種行為,依法構成不同犯罪的,應當分別定罪,實行數罪並罰。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國家出資企業改製過程中隱匿公司、企業財產,在其不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後將所隱匿財產據為己有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以貪汙罪定罪處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曹靜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戶登錄

华信娱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