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娱乐平台

华信娱乐平台網站xml地圖


您的位置👩🏻‍🦽: 首頁 >管理機構>紀檢監察室>廉政教育>詳細內容

廉政教育

心當有主

來源👮🏼‍♂️🗄: 發布時間:2019-02-28 08:07:50 瀏覽次數🫳: 【字體:
心當有主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位老人喜歡清靜,可有群孩子天天到他家窗外的草坪踢球,老人不勝其擾。一天🚴🏿,老人對孩子們說,我很喜歡你們踢球,感謝你們讓這裏變得熱鬧💿,我決定給你們“獎勵”,於是老人給每個孩子一些“獎勵”。由於有了意外的收獲,孩子們踢得更賣力氣了。隨後🏠◾️,老人逐漸減少“獎勵”的額度𓀛,直至什麽也不給了。老人解釋說,由於積蓄花光了📩,請孩子們免費來玩。孩子們頓時感到失望😣,從此再沒來踢球,這裏恢復了安靜💃🏽。

  這是一個將內部動機轉化為外部動機的故事。內部動機遵從的是內心意願,外部動機則是在外界物質、榮譽等刺激下形成的。喜歡遊戲✋🏽、喜歡踢球,這是孩子的天性,是內部動機;為了獎勵而踢球🙋🏽,是外部動機。當孩子們“為快樂而玩”的內部動機,轉化成“為獎勵而玩”的外部動機時,他們因此忘記了玩耍本身的意義💔。

  內部動機具有持久性、穩定性🧯、根本性的特點,人只有遵從內心的需要,做自我的主宰、內心的主人,才能在外界的誘惑面前,始終做到自尊、自重😇✍🏽、自愛、自律🤦‍♀️。

  宋元年間的大學者許衡🐝,曾跟隨一夥人避亂到河陽🤨。由於路途遙遠,十分口渴🫃🏽,道路旁有一棵梨樹結了很多梨子,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去摘,只有許衡一人端坐樹下、不為所動。有人問他:你怎麽不去摘梨吃呢🧛🏽‍♂️?許衡回答:那梨樹不是我的,我怎麽可以隨便去摘來吃呢?有人譏笑說:現在世道都亂成這樣了👨🏽‍✈️,這梨樹早已沒有主人了。許衡回答道:梨無主,我的心難道也沒有主人嗎?許衡始終堅持“吾心有主”的自律意識和高尚品德,被後人傳為美談。

  人稱“關西孔子”的東漢時期名臣楊震,為官清廉,不謀私利。楊震做荊州刺史時調任東萊太守↕️,赴任途中🤞🏼,路過昌邑縣。楊震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得知楊震赴任路過𓀙,王密“懷金十斤”前去拜訪🫰🏻🏃,以示感謝🙎🏿。面對送到眼前的黃金,楊震拒不接受👮‍♀️,對王密說👮🏻‍♀️:“我很了解你🔆,可是你並不了解我🥠,為什麽呢?”王密以為楊震這樣說只是客套,於是壓低了聲音說:“這麽晚了,沒有人會知道的🏋🏻‍♂️。”不料楊震聽後生氣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麽可以說🏌🏻,沒人知道呢!”王密聽後,羞愧而去。

  如果把外在的名譽、地位💳、利益等作為行事的唯一動機🐴🂠,就會像為了“獎勵”而踢球的孩子🧛🏿‍♀️,忘記了玩耍的本來意義。正如有的貪腐官員🚶‍♂️‍➡️,隨著環境、地位的變化,逐漸放松了要求✡️,放縱了欲望🔃👕,“心為形役”“得寸進尺”甚至“欲壑難填”👎,最終走上歧路😮。

  《菜根譚》有言:“無風月花柳,不成造化,無情欲嗜好🪟,不成心體。”人生而有欲,向上向善的欲望是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動力源泉,但當欲望異化為貪欲時,就必然會成為罪惡之源。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事情,終究瞞不過內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戶登錄

华信娱乐平台